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动高校“大思政课”建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正式实施生效之际,元月五日,我校教师教育学院与河北省红色文化交流中心在石家庄签署教师教育实践基地协议,并举行授牌仪式。
河北省红色文化交流中心主任崔进军介绍,该中心以挖掘红色资源、传播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为使命,以发掘、研究、传承红色文化为主旨,开展了弘扬西柏坡精神等一系列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开发了赶考路、复兴路、初心路、使命路等研学线路,与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河北省部分大中专院校建立了课程资源研发关系,拥有一支具有红色情怀与初心的高水平专家队伍。
教师教育学院院长赵翀介绍了学院将红色文化纳入“大思政课”教学体系,实施红色文化育人工程的情况。学院近年来承担多批次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线下集中培训,赴金寨、绩溪、嘉兴等地,在“行走的课堂”中传承红色基因。在各类教师集中研修中用好红色文化,与合肥市渡江战役纪念馆、金寨干部学院、井冈山映山红学院等签署实践基地协议。在全员远程培训中,将思政课纳入必修模块,发挥红色文化线上精品课程育人作用。2024年,我校将继续夯实爱国主义教育根基,丰富爱国主义教育载体,形成爱国主义教育合力,积极调动社会各方资源,实现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本次与河北省红色文化交流中心签约教师教育实践基地,将以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依托,学习借鉴兄弟省市体验式教学方法,将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与创新融入“大思政课”,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打造教师培训特色思政课资源。(通讯员:许磊;审核:赵翀;编发:王新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