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安徽开放大学 - 文法与教育学院!今天是:2025年05月01日 12:03:31
今日浏览:loading 总访问量:loading

课程思政

当前位置 > 本站首页 > 课程思政

教育部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展示 | 广东开放大学《婚姻家庭法》

发布时间:2022-05-14 08:46:08 阅读:4653 来源:文法与教育学院

课程简介

《婚姻家庭法学》是为国家开放大学法学本科学员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是广东开放大学法学专业省开课,蕴藏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具有独特的法学魅力和社会伦理价值。本课程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使学员理解和掌握实质意义上的婚姻家庭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制度和基本理论;了解婚姻家庭继承法律制度的发展及历史变革;掌握实质意义上的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结婚、离婚等方面的实体规定与程序规定;掌握亲属的有关理论;掌握收养、继承的法律规定。使学员能够运用婚姻家庭继承法律制度的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婚姻家庭法学》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在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理解制度优势,涵养合作精神,聚力中国故事,逐梦强国复兴。引导学生在尊重中国婚姻家庭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重视人伦本质与人文关怀,树立平等、互爱、友善、诚信、和谐、法治的婚姻家庭理念。

本课程主教材是由房绍坤、范李瑛、张洪波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21年5月出版的《婚姻家庭继承法》(第7版)教材。辅导用书为《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3月出版发行。

思政元素摘要:平等婚恋观;互爱家庭观;诚信夫妻关系;和谐亲子关系;传统文化传承;家国情怀培育

教学设计与实践

(一)教学设计

《婚姻家庭法学》是广东开放大学法学专业选修课,是一门蕴藏着浓厚生活气息,具有独特法学魅力和社会伦理价值的“理论+实践”课程(总学时54,理论学时36,实践学时18)。实践教学是《婚姻家庭法学》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可以助力学生深度了解历史传承与演进、了解传统文化精华和社会现实状况,丰富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价值观,是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重要路径,是本示范项目的特色做法。关于《婚姻家庭法学》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方案的设计,总体方案是在对课程的思政元素进行深挖、梳理、优化与整合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实地参观爱国主义实践教学基地(如江门开平市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汕尾市海丰县彭湃故居、广州市杨匏安旧居陈列馆、肇庆市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等)、学习传唱红色婚恋歌曲、朗诵优秀“家国情怀”诗词、观看革命爱情影剧、举办模拟法庭、开展社会调查、网上答疑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学习婚姻家庭法理论知识的同时,感悟革命烈士刑场上婚礼的悲壮,彭湃母亲和杨匏安母亲崇高的革命气节,叶挺将军的清廉与高风亮节所孕育的良好家风。促使学生们顿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自觉培养家国情怀、砥砺强国之志,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实现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同步夯实的教学目标。广东开放大学继续教育《婚姻家庭法学》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方案的设计具体概括如下:

1.线上实践教学方案设计

(1)观摩革命爱情影剧,端正婚恋价值观

主要通过在国开学习网平台线上播放革命影视文化节目,比如《刑场上的婚礼》《早春二月》《红色娘子军》《烈火中永生》《柳堡的故事》《永不消逝的电波》等,观摩红色电影,各基层开放大学教师指导学生写影评或者观后感,让全省开放大学体系学生感受革命爱情的伟大,端正婚恋价值观。

(2)学习经典,百家讲坛之《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

指导学生在国开学习网平台线上观看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中的《平语近人4:国之本在家》与《平语近人5:报得三春晖》,引导学生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领会个人和家庭的前途命运是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鼓励学生心怀家国,攀登事业高峰。引导学生践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孝道理念,并使“孝道”提升到“为人民服务”的国家治理层面,纳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域开展学习教育。

(3)观看《家事如天》系列法治纪录片,坚守法律人职业伦理道德

最高人民法院录制的《家事如天》系列纪录片,包括四平篇、白城篇、深圳篇、德阳篇、厦门篇、徐州篇、柳州篇共七集,记录了全国各地七座城市的家事法官们审理家事纠纷案件的风采。同学们通过国开学习网平台线上观摩现实生活中的司法调解和司法审判真实案例,对家庭纠纷和家事法官会有更加深入更加全面的了解。引导学生学习家事法官们从“心”出发,为“和”努力的办案态度。弘扬“文明、和谐、友善、法治”的婚姻家庭伦理观念。

(4)破解学生思想困惑点,线上实时与非实时答疑讨论

《婚姻家庭法学》网络课程在国开学习网平台上设置了实时讨论区、非实时讨论区、课程思政园地讨论区三个线上讨论区。教学团队每学期组织学生就典型案例与社会热点问题开展实时和非实时教学讨论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互动中碰撞思维火花,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端正婚恋价值观并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

(5)线上案例反思与价值观引领,同步夯实价值导向、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

《婚姻家庭法学》网络课程在国开学习网平台上设置“典型案例库”模块。对于每一个婚姻家庭典型案例,辅导教师不但进行知识点讲解与实操技巧传授,还对学生进行案例反思与价值观引领方面的详细分析。

2.线下实践教学方案设计

(1)深挖本土资源,参观爱国主义实践教学基地;

(2)融情忆史,讲出中国好故事;

(3)学习传唱红色婚恋歌曲,营造生动活泼学习氛围;

(4)朗诵优秀“家国情怀”诗词,树牢中国文化自信;

(5)开展岭南婚俗文化调研,传承优秀传统婚俗文化。

(二)课程形式

根据学员成人在职的特点,教学团队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教学主要在国开学习网平台开展,《婚姻家庭法学》网络课程包括:课程简介、课程导航(教学活动、教学文件、教学辅导、期末复习、作业讲评与自测、拓展学习区、思政园地)、课程形成性考核三大板块,网络课程主要教学资源具体见截图。另外在各基层开放大学建立融合红色文化的“课程思政”实践教学基地,形成课程思政教育的实地与网络实践相结合、校内与校外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线上与线下实践相结合的多场域相融合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开展“全覆盖、多角度、立体化”的实践教学活动,营造“人人、时时、处处”可学习受熏陶的实践氛围。

1.png

2.png

3.png

4.png

(三)课程质量保障

教学团队师资力量雄厚,核心团队成员8人,全体成员14人,覆盖全省开放大学体系各教学点。教学团队成员成立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每学期开展线上线下集体备课、线上教学值班、集思广益建设课程,以点带面、以赛促教在全省开放大学体系辐射推广先进教法。省—市—县一级统筹,三级办学体制,师资力量雄厚的教学团队,定时集体备课与教学反思等教学制度的建立与运行是课程质量的重要保障。

(四)建设机制

1.创新网络课程评审标准。坚持做好学情分析工作,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评价指标体系:评审标准要以“对学习者学习需要的满足”为核心,即评审标准以学习者为中心,围绕学习者、贴近学习者建立。重视“对学习者人文关怀情况”“能否引起学习兴趣和有效学习”“课程内容和形式是否适合学习者特点”等评价指标。每学期开展网络课程学习满意度调查,并逐步完善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把统计结果作为对网络课程调整修改的参考依据、研究学习者需求和习惯的重要指标。

2.创新课程思政教师培养机制。通过建立虚拟教研室、集体备课、参加课程思政教改培训、举办说课听课评课等形式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具有较高的婚姻家庭纠纷调解能力、教学资源设计和制作能力、覆盖全省开大体系的课程教学团队(包括课程负责人、课程主持教师、课程辅导教师、技术支持工作人员)。定期开展全省开放大学体系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教改竞赛,对优胜者给予奖励、表彰和宣传,激发其他教师向其学习,营造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3.创新课程考核评价机制,首先百分百形考客观题试题库添加融入思政元素的客观题(包括案例分析客观题);其次要求学员根据课程思政园地的学习材料撰写学习心得(包括红色电影影评、“家事如天”系列纪录片观后感与参观红色实践教学基地学习心得体会等);最终形成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核、以知识掌握、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同步夯实为最终检验结果的适合成人在职学生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

4.创新网络课程共享机制,在全面完善网络课程学习资源的基础上,同时加强网络直播课与精品视频资源的制作,逐步形成全省一堂课的教学机制。

(五)建设流程

5.png

基于继教特点的课程思政特色做法

实践教学是《婚姻家庭法学》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重要路径,是本示范项目的特色做法。教学团队在对课程的思政元素进行深挖、梳理、优化与整合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方案,从参观爱国主义实践教学基地、观摩革命爱情影剧、传唱红色婚恋歌曲、朗诵优秀“家国情怀”诗词、开展岭南婚俗文化调研等方面拓宽《婚姻家庭法学》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形成实地与网络、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多场域相融合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开展“全覆盖、多角度、立体化”的实践教学活动,营造“人人、时时、处处”可学习受熏陶的实践氛围。


课程成效与规划

(一)人才培养效果

经过几个学期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表明,学生主体对基于网络的《婚姻家庭法学》课程教学接受程度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取得双丰收。从《婚姻家庭法学》课程网上教学实践来看,学生网上互动参与度高,对该门课程的网络交互式教学给予了很好的评价,对基于网络的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予以肯定。各基层开放大学线下教学实践亦获得大多数学生的认可。课程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家庭家教家风、促进婚姻家庭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方面起到一定作用。

(二)学生反馈

2021春部分学生在调查问卷中的反馈如下:

6.png

课程教学团队将会根据学生的反馈,在以后的教学中补短板,强特色,调动成人在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员的核心素养,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未来发展规划

课程建设计划包括撰写一部融合思政元素的《婚姻家庭法》融媒体教材;举办2-3次全省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教改竞赛;发表3-5篇有关课程思政的教改论文;编制规范化的《婚姻家庭法学》课程思政教学教案;录制《婚姻家庭法学》课程思政优质教学视频;优化课程教学评价机制。

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包括: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思政深度学习方法和路径,并将课程思政的影响力辐射到全省基层开放大学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省校的带头引领作用。

改进措施及支持保障措施包括:制定课程思政教学指导规范;设计课程思政目标达成评价机制;完善教师发展与团队建设的评价机制。